装修网获悉,防水涂料进场后,若没立刻施工或该防水材料生产日期离进场时间较远,可能产生以下水平质变。
沉淀
颜料沉到底部不可以再分散。产生是什么原因主如果:
(1)涂料在储存期内未搅拌或摇动不足;
(2)储存过久或温度过高;
(3)稀释不当或用不适合的材料稀释。为了预防防水涂料产生沉淀现象,应该防止过热或长期储存,按生产厂家的指示储存防水涂料。
结皮
防水涂料在储存期间,因为容器不密闭、储存环境温度太高,会在容器内结皮。预防防水涂料结皮的办法为:
(1)防止非必须的漆桶开启;
(2)保证容器的密闭;
(3)按指定的适合条件储存。
粘度减少
JS防水涂料在储存期间如出现粘度减少并且产生异味,说明细菌降解了材料中的成份和其他增稠剂,此时涂料已经变质,应将它弃掉。
施工过程中病变及处置办法
慢干和回粘
防水涂料刷涂后,漆膜超越规定时间仍末干,称为慢干。若漆膜已形成,但仍有粘指现象,称为回粘。其产生是什么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:
(1)刷涂的漆膜太厚;
(2)前遍漆尚未干透又刷涂第二遍漆;
(3)催干剂使用方法不对;
(4)基层表面不洁净;
(5)基层表面末完全干燥。处置办法为:(1)对轻微的慢干和回粘,可加大通风,适合提升温度;(2)慢干或回粘较紧急的漆膜,要用强溶剂洗净,重新刷涂。
粉化
涂料涂刷后漆膜变成粉状。其产生缘由主如果:
(1)涂料树脂的耐候性差;
(2)墙体表面处置不好的;
(3)涂刷时温度过低,致使成膜不好;
(4)涂刷时涂料掺水太多。解决粉化的方法是,先将粉化物清理干净,然后用性能好的油性封墙底漆打底,最后涂刷二道耐候性较好的内外墙涂料。
变色和褪色
漆膜上出现变色或褪色是因为:
(1)底材中湿度过高,水溶性盐结晶在墙的表面导致变色及褪色;
(2)基底材料有碱性,侵害了抗碱性弱的颜料或树脂;
(3)气候恶劣;
(4)涂料选材不当。在施工中假如见到这种现象,可先将出现问题的表面擦去或铲去,让水泥完全风干,然后加涂一层水性或油性封墙底漆。
起皮和剥落
因为基底材料湿度太高,表面处置不干净,加上刷涂办法不正确或用劣质底漆,会导致漆膜脱离基层表面。碰到这样的情况,应先检查墙体是不是渗漏,若有渗漏,应先解决渗漏问题。然后将掉落的漆及松动物质剥除,在有问题的表面补上耐久性强的腻子,再用油性封墙底漆打底。
起泡
漆膜干透后,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突起的泡点,用手压,感到有轻微弹性。其产生缘由是:
(1)基层潮湿,水分蒸发引起漆膜起泡;
(2)喷涂时,压缩空气中有水蒸气,与防水涂料混在一块;
(3)底漆末干透,遇见雨水又涂刷面漆,当底漆干结时,产生气体将面漆顶起。治理的办法是:轻微的漆膜起泡,可待漆膜干透后用砂纸打磨平整,再补面漆;较紧急的漆膜起泡,须将漆膜铲除干净,待基层干透,针对起泡缘由进行处置,然后再刷油漆。
流挂
在施工现场,常常可以发现漆从墙面上流挂或滴下来,形成眼泪状或波纹状的外观,俗称滴眼泪。导致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:
(1)漆膜一次涂得过厚;
(2)稀释比太高;
(3)在没打磨的旧漆表面上直接涂刷。解决的办法是:
(4)多次涂覆,每次均涂薄薄一层;
(5)减少稀释比;
(6)用砂纸打磨被刷物体旧漆面。
起皱纹
漆膜形成起伏的皱纹。产生是什么原因:
(1)漆膜过厚,表面缩短;
(2)涂第二层漆时,第一层还未干透;
(3)干燥时温度太高。为了预防出现这种情况,应防止涂得太厚,刷涂应均匀。刷涂两道漆间隔时间必须要足够,要保证待第一层漆膜完全干透后再涂第二道。
起层
起层又称咬底。发生起层现象是什么原因:刷涂时底层漆末彻底干透,面层的稀释剂溶胀下层底漆,使漆膜缩短和起皮。装修网获悉,解决方法与预防起皱纹的办法一样,涂层施工须按指定的时间间隔进行,涂层不可以涂得太厚,底漆完全干透后再涂面漆。